静Design书单(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

作者: 静电        发表时间:2014-06-17        文章来源:点击访问

如果说哪一本书能让我如此印象深刻,那必然是这本原研哉(Hara Kenya)的《设计中的设计》。对于日本的各种题材作品,游戏,电视剧,电影以及动画的接触和喜欢,让我开始拿起这本《设计中的设计》。 如果说这本书的名字就是一个极大的矛盾体,那当你翻开这本有着让你摸不着头脑的有着特有质感的白色封面的书籍时,一切仅仅是刚刚开始。

这不是一本讲述如何设计的书,这是一本洗涤读者大脑的书,当然,这可能是某种程度的“洗脑”,也说不定。
在本书第一章,作者就抛出了一个极大的论题:“什么是设计?” 这个问题大到我们无从下手,但不能不使得我们这些所谓的“设计师”思考大半辈子,好在本章中,作者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 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 原研哉认为,设计是一种思考,观察和认知能力而非一种技能。对于这样的理念,可能不少设计师会持不同观点,我们平时接触的各种技能在作者眼中完全不值得一 提,或者,只是实现的工具而非障碍。

第二章中,作者着重强调了一个词就是Redesign。何谓Redesign,从字面上不难理解,重新设计,书中译者翻译为“再设计”,即将一件非 常熟悉的事物完全陌生化,然后从中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并进行强化,凸显其本质。 原研哉在书中引用了多个案例来阐述再设计,“坂茂与卫生纸”,“佐藤雅彦与出入境章”,“隈研吾与捕蟑盒”,“面出薰与火柴”,“津村耕佑与尿不湿”, “深泽直人与茶包”等。 静电的感悟既是:当我们对某件事物,某个人过于熟悉之后,就会陷入某种关心中,或过于苛责,或过于冷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人性的悲凉。因此,作者倡导“忘 掉”身边熟悉的事物和人,事件,让我们用如失忆后的眼光来重新看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巧妙的哲学。

《设计中的设计》与其它纯讲述理论的书不同,书中穿插着非常多的设计案例,静电认为这可能是日本设计者阐述理论的一种方式,毕竟真实的案例更能让读者身临其境的去感受。 当然,无印良品的地平线海报也作为重点案例来讲述。

原研哉这样描述他引以为豪的MUJI地平线海报:“为什么需要这样一条地平线呢?这是因为我们想让人们看到一个能够体现普遍自然真理的景象。当人立于地平线之上,会显得非常渺小。这幅画面虽然单纯,却能深刻地表现出人与地球的关系。”

“创意并不是要让人惊异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原研哉的观点朴素而实用,静电处于好奇,曾在开电视的 时候,欣赏了好久日本的电视节目,更多的当然是广告,日本的广告高效而实用,在非常短的几秒内,就能表达出广告主传达出的,VCR后的思想和意图,而整个 广告本身虽然简单,但并不粗暴,不催泪,不卖998,不煽情,但温暖且平和。

一篇文章中这么描述道:“以原研哉为代表的一些日本设计师,设计的出发点并非是自我风格的表现或是个人情绪的张扬,而是从揣摩大众的感 受出发——无论是视觉还是触觉。这样的设计师,是把自己置于一个幕后的位置,用自己谦卑的思考为大众进行日常用 品的Re-Design,引导大众发现日常生活中可以创新的闪光点。”

当浮躁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当人人都在秀幸福,以张扬个性与众不同为傲,以原研哉为代表的设计师却向大众传达出一种设计的禅意哲学,自然而与世无 争,温暖而可靠,设计不仅仅是实现商业价值的工具和奴隶,更在积极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提醒人们思考浮华背后的真实感,这就是设计的真正价值所在。

题外话,最近静电(微信:静design)读到一篇文,叫<媚俗>,想想静电在读高中的时候,也层写过几篇媚俗到不能再媚俗的作文,是 什么呢? 静电在某篇以春节为题材的作文中,写道,我们可以不用过春节,因为春节中充满了各种俗,各种丑恶。 当然,这篇有点叛逆题材作文虽然给了一个中等偏上的分数,但老师的评语却让我明白,一味的反“媚俗”,其实也是一种“媚俗”。

所以,let it be… 有人媚俗,有人反媚俗,有人爱,有人不爱,有人桀骜不驯,有人感情泛滥。过分升华某种情感,还不如自然流露。仅此。